球友直播官网-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见真我
在刚刚落幕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4组别比赛中,一位身形矫健、眼神专注的少年吸引了全场目光,当最后一剑精准刺中对手有效部位,裁判哨声响起,他摘下护面,露出一张稚气未脱却写满坚毅的脸——13岁的姜鑫瑞,以全胜战绩夺得男子花剑个人赛金牌。
“每场比赛都让我更相信自己。”混合采访区内,刚结束比赛的姜鑫瑞擦拭着额角的汗水,语气平静却笃定,这位来自江苏的击剑小将坦言,三年前第一次握剑时,他连护面都戴不稳,“现在站在赛道上,我能清晰听见自己的心跳,但不再慌乱”。

姜鑫瑞的击剑之路始于一场校园体验活动,当时10岁的他被教练发现具有出色的反应速度和空间感知能力。“他训练时总比别人多留半小时,”启蒙教练陈健回忆,“最难得的是,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少能如此专注。” 训练馆的监控记录显示,过去三年里,姜鑫瑞是唯一全年无迟到早退的队员。
今年的赛事征程并非一帆风顺,省选拔赛中,姜鑫瑞曾在领先情况下被反超,最终仅以第五名惊险晋级。“那场比赛让我明白,击剑场上只能靠自己。”他认真分析着比赛录像,“裁判不会因为你的年龄小而网开一面,对手不会因为你的失误而手下留情。”
这种认知在随后的训练中转化为更严格的自我要求,每周六次训练,每次三小时,他除了完成常规课程,还会加练专项步法,母亲透露,家里客厅被划出一块“训练区”,儿子常对着镜子反复纠正动作,“有时吃着饭突然比划起来,说想到了破解某个招式的方法”。
本次全国赛的夺冠历程印证了这种成长,四分之一决赛面对老对手刘子轩,姜鑫瑞在9-11落后的危急关头连得6分实现逆转。“那一刻什么都没想,就是执行平时训练的内容。”他描述赛场心态,“护面戴上的瞬间,世界就只剩下剑道、对手和我自己。”
中国击剑协会青训总监李明凯观察认为:“姜鑫瑞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心理素质,现代青少年运动员不仅需要技术训练,更要培养独立应对压力的能力,他在赛场上展现的沉着,正是这个项目最珍贵的品质。”

这种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的觉悟,体现在每个技术细节中,决赛局间休息时,镜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画面:当教练准备上前指导时,姜鑫瑞轻轻摆手,独自凝视剑道调整呼吸。“有些决定必须自己做出,”他后来解释,“比如对手习惯假动作后突然进攻,我需要在0.3秒内判断是该格挡还是反击。”
赛场外的姜鑫瑞是名初二学生,书包里总装着《孙子兵法》口袋本。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”是他的座右铭,语文老师透露,他最近一次作文题为《我的理想》,文中写道:“我想成为这样的运动员——当人们谈论我的胜利时,记住的是那些孤军奋战的瞬间。”
这股沉稳劲儿也感染着队友,14岁的女子组冠军林凡赛后坦言:“看姜鑫瑞比赛会忘记他的年龄,他教会我们,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失败,而是每次倒下都自己站起来。”
随着新赛季临近,姜鑫瑞已开始备战国际青少年巡回赛,训练馆墙壁上新增的世界地图,标记着即将征战的赛站。“我想看看世界级的赛场是什么样子,”他擦拭着剑刃,眼神明亮,“也许会遇到更强大的对手,但重要的是——我始终相信手中的剑。”
夜幕降临,训练馆最后离去的依然是那个单薄却挺拔的身影,剑尖划破空气的嘶鸣,步伐移动的摩擦声,构成这个少年与自己的对话,正如他所说:“每次出击都是对自己的承诺,每次防守都是与内心的较量,这条剑道很长,但每一步都要自己走完。”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